《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

我们在历史上高估了计算机联网的价值,而低估了社会联网的价值,所以我们花了过多的时间用在解决技术问题上,而不是用在解决使用软件的人群的社会问题上。
——姜奇平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刚看完的一本书,Clay Shirky的《Here Comes Everybody: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s》,中文译为《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译者为胡泳)。

整本书不算特别学术的类型,有很多贴近生活的例子,所以读起来其实不算难,当然里面有多处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甚至心理学、行为学等知识,不过读完后只能简单地对现今的社交媒体、新媒体或者全媒体等有个大概的了解,并不能解决很多专业性较强的问题。

在此就说说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些观点。

==未来是湿的==

在序言中,译者提出“未来是湿的”这个观点,“因为创造未来的人是活的”。 “湿件”常用于描述信息系统中的人,也称“技能”(skills)或“只可意会的知识”(tacit knowledge),是储存于人脑之中、无法与拥有它的人分离的知识,包括能力、才干、信念(convictions)等。他认为, “湿”是协同合作的态度,是社会资本的累积,是思维范式由一维而万维,是政治文化从一元到多元。

==大规模业余化==

将某件事称为一项职业,意味着不仅仅要把它定义为一份工作。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社会学家詹姆斯·威尔逊(James Q.Wilson)在他的权威著作《官僚体制》(Bureaucracy)中所指出的:“专业人士是这样一种人,他们从参照群体获得重要的职业性回报,这个群体只接纳有限成员,每个人都必须接受过正式的专业化教育,并且接受这个群体对于正确行动所定义的守则。” 在此提出了“草根明星”及“人人都是自媒体”等现状。

==Meetup小组==

结合型资本通常具有较强的排他性,而桥接型资本则包容性较好。在小世界网络中,前者通常发生在小群体内,而后者发生在小群体之间。Meetup小组依赖于(并同时产生)沿某个范围的结合型和桥接型资本。

(这部分好像不是太明白……

==科斯理论==

它能告诉我们交易成本中细微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当这类成本缓慢下降时,我们将会看到两件事:第一,最大型的公司将扩大规模(换一种说法,即组织规模的上限与管理成本呈负相关);第二,小型公司将变得更有效率,比起较高交易成本环境下同样的公司,小型公司能以较低的成本做更多的生意。

==变革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作者在结语中讨论了“经验老道者”和“年轻人”的优劣势,认为后者会因为对世界运转方式了解尚浅而“高估风行一时的事物,以为到处都在发生重大变革”,但是处于如今这样一个changing的时代,反而是前者会犯错,错把真正的变革当成一时的狂热。

==Linux 开源==

开源软件(open source software)已成为数字化时代最伟大的成功之一。源所指称的是源代码(source code),即程序员所编写的计算机指令组,而后才被转化成软件。

(这部分有涉及一些CS相关知识,也不是很懂……

==“白色自行车”活动==

这个活动的设计十分简单:普罗佛分子们把未上锁并漆成白色的自行车分散放置到全城。你可以在发现自行车的地方取到它,骑到你的目的地,而后将它留在那儿让下一个人用,那个人又可以骑它到自己要去的地方并同样留下它在那儿,这样循环往复下去。这样一来,就可用较低成本形成一个新奇的社区性基础设施供人们使用,从而为阿姆斯特丹居民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同时也批判了资本主义和“少数人机动拥有的交通恐怖主义”。—— 共享单车的前身?这样的活动大多以失败告终,除非对自行车的使用有所限制,“如果有行为不端的机会而不必受到惩罚,就会有足够多的人做出反社会的行为,直到把事情完全搞砸。”

==劳动总量谬误(lump of labor fallacy==

这个谬误是假定社会中只有一定数量的工作,即劳动总量,所以任何节省劳力的技术一定使社会更穷,原因是会有人为此失去工作。

(那么如果AI时代真的到来会怎么样呢……

==共享==

共享的认识具有社会性,往往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每个人都知道某件事,二是每个人都清楚别人也知道这件事,三是每个人都知道,别人也知道这件事是人人都清楚的。共享对于成员提出的要求最少。 许多共享平台,比如Flickr,都大体以“要么接受要么放弃”(take-it-or-leave-it) 的方式运营,从而实现个体最大限度的参与自由,并给群体生活造成最低限度的复杂因素。

==协同生产collaborative production==

它是一种更深入的合作形式,因为它增加了个体与群体目标之间的张力。检验协同生产的测试很简单:没有人能将所创造出来的成果归功于自己,并且如果没有许多人的参与,项目也不可能发生、存在。信息共享和协同生产之间最大的结构性差别在于,协同生产至少涉及一些集体性决策

==集体行动==

这是最难的一种群体行为,因为它要求一组人共同致力于一件特定的事,而且做事的方式更要求集体的决定对于每个个体成员都具有约束力。各种群体的组织结构都会造成不同的困境,这些困境会掣肘集体行动,因为群体的凝聚力对于行动是否成功至关重要。信息共享使参与者有共同的意识,协同生产依赖于创造的共享,而集体行动通过将个人的身份与群体的身份紧密联结起来,建立了共有的责任。从历史上看,分享餐会或者共建农房属于协同生产(成员们一起工作并有所创造),而只有工会或政府才能从事集体行动。

==里德定律 Reed’s Law==

该定律称,“随着联网人数的增长,旨在创建群体的网络的价值呈指数级增加”。帕克特修订了里德定律,补充说“群体交流的网络的价值与开创一个群体需要的努力成反比”。换言之,如果建立群体仍很困难,则允许群体交流的网络的价值会受到损害,反之网络的价值则会增益。

==eBay==

eBay公司的共同创始人皮埃尔·奥米迪亚(Pierre Omidyar)将企业的成功归于对用户的信任。他时常说,他的一个基础假定就是人们在本质上都是好的。eBay的解决方案就是创建一个“声誉系统”,允许任何交易中的买方和卖方公开报告他们对于彼此的满意度。系统的设计意图就是向双方投射“未来的影子”,使彼此都具有保持或提高他们在网站上声望的动机。

==80/20优化法==

迫使公司通过忽略那些偶然的参与者而实现成果的最大化。结果,许多好的主意(或好的照片或好的音乐)根本不可能在机构的框架下获得,因为绝大多数机构在绝大多数时间需要的都是“稳定的表现”而不是“杰出但缺乏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