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到了不想过年的年纪

我不是个擅长取题目的人,所以只好无奈地敲下此时此刻的心情作为本文标题。

有很多东西想写,又觉得写来写去也不就那些话嘛,没意思。不过呢,昨天刚好读到一句话说“生活还是需要一点仪式感的,仪式感让我们的生命变得庄重而更有意义”(后半句不记得是不是这么说的了= =),于是,就还是话唠地在这里敲下一些有的没的,算是给自己的一个交代吧。

关于「北京之行」

去北京其实应该是两年前的计划了吧,但就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都没去成。除了想去感受一下这座城市作为首都的魅力之外,也想和在北京上大学的朋友们见见面,没想到这次选的时间真是非常尴尬——差不多是上学的大家基本都放假回家的日子了,还是北京最冷的天气,而且还赶上春运哈哈哈。不过呢因为初中闺蜜在北京工作,就算有个照应啦(开心)。

在北京这几天,基本就是一个人瞎逛。其实去之前有看一些攻略啦,但是觉得要是把每天的行程路线都定好那也太麻烦了点,就只把想要去的地方列了个单子(后来还是因为天气恶劣没有去完所有目的地)。北京风大是真的,有几次就真的是被风吹着走的。不过作为一个南方人,第一次感受室内暖气这样的“人类发明”,觉得还是超棒啊!(配合使用加湿器体验更佳)

“一个人旅行”这件事在我这里好像也不是什么特别的事了,只是这次在漫游的时候倒是多了一些孤单和寂寥呢。可能是因为天气太冷风太大,也可能是临近春节北京浓浓的庆祝的气氛让一个人游景点逛商场的我显得那么的落寞,当然确实也是不怎么想继续一个人下去了…… 比如没人给我拍照(虽然我也不怎么爱拍照)、吃不了太多好吃的、没人一起商量接下来应该怎么走比较方便、路痴的我跟着地图走却还是会各种走错各种走回头路、手机充电宝都没电了着急地找地方充电、也没有一起边走边吐槽的对象——好像有点太惨了是不?哈哈哈其实也还好啦,如果一个人的话,就更自由更自在一点,想去哪怎么去吃什么都由自己决定,就避免了不必要的别扭和争执—— 但这样确实也失去了很多与人交流的机会哦,人毕竟是群居动物,也需要必要的社交啦。

所以希望下一次的旅行不是一个人出发。

关于「朋友们的好消息」

就在我北京行的倒数第几天来着,微信里突然多出来一个群, 哦是小学闺蜜要结婚了,今年6月份,邀请我去做伴娘。 哇当时就要炸了。虽然这种小学初中同学结婚的消息好像也没什么好震惊的吧,也有过先例了,但还是有点承受不来= =。那其实我小学的另一个好朋友早在两年前就结婚,现在儿子都1岁多了吧,尽管这位好朋友后来没有多少联系了所以也没有邀请我参加婚礼。

我突然就感受到这种所谓“同僚”的压力, 和初中闺蜜讲起来的时候也是感叹“什么?!大家速度都这么快的嘛!?”两只单身狗面面相觑,唉声叹气。哈哈哈。

关于「长大与角色」

为什么会想到role这个词呢?好像是哪一天过得不开心的时候突然冒出来的。在去年的除夕推文中,我提到自己在新的一年即将转换“身份”(也就是“角色”),从一个学生变为一个新社会人, 但其实这个转变我没有完成得很好。

如果说社会是个大舞台的话,那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有了自己的“角色”。小的时候,只是“儿子/女儿”或者“(外)孙(女)”,那其实这两个角色本质上是一样的,你就单单是个孩子。等到开始上学了,那你的角色又多了一个,“学生”。你会遇到一些同龄人,和你有着相近年龄、同样角色的同学或朋友。当然,你也可能会有别人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这样的角色,也会变成某个人的“男朋友/女朋友”。

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我们的角色会增加、会转变,是会变复杂、变多样化的。 从“学生”转变为“社会人”,而“社会人”这个角色又有太多种类型了,医生、老师、销售人员、外卖小哥、工薪一族、公务员……如果每种职业都算一种不同的角色的话,那可是大概有三百六十种了。接着,我们又会变成别人的“丈夫/妻子”,同时扮演着“女婿/媳妇”的角色。再往后,会成为“父亲/母亲”……

我好像还挺不擅长同时扮演几个角色的,所以可能在这一年的成长中,有不适应和不开心,有懊丧和逃避。 有时候就想,啊还是做学生轻松啊!

但是,人,总要长大,总要学着扮演多种角色,总要站上社会这个光怪陆离的大舞台。

关于「我的感情生活」

昨天的情人节和我过去二十几年来的没有什么太大差别,今年连吐槽、戏谑和自嘲都觉得没意思了——哈哈哈可以说是很佛系了。不过好像也很久没有喜欢人的感觉了,或者说也没有当年的勇气和执着去喜欢一个人了,而我大概又是不会回头的人,唉就还挺心塞的吧。

就在昨天,看完了八月长安的《你好,旧时光》,还是写得挺棒的,故事里的人就像是自己生活中曾经出现过的那些人,有的人走了又有人会来,有的人还在而有的一声再见后就是永别。很多经历、很多心情、很多细节,都和我们的青春太相似。 之前说了“不能再看青春片了因为每次看都会哭”,但我这时不时怀旧的性子还真是难改——是因为现在过得不好吗?

不知道了。可能就只是怀念那段单纯、天真、青涩却美好的岁月吧。

所以我觉得自己和作者很像,喜欢回忆、还爱看玛丽苏、也爱写点自己的碎碎念。但我又不怎么主动会和老友们联系,也不太可能会回头去和当年喜欢的人说些什么。 时光机不断向前行驶,一边走一边拍下此刻的照片,然后那些人那些事就全部被定格,被放进记忆匣子里,时而打开来看一看,不去破坏那张笑脸、那种美好,也还不错。 当然我的记忆力没有那么好,有些人有些事也已经遗忘,所以很可惜,所以我也想写这样的小说来缅怀自己的青春——更多的是趁自己还有些模糊的印象,赶紧用文字记录下来吧。

(不矫情了……)

说真的,希望新的一年在感情上会有新进展。

关于「未来」

终于写到这一part了。在北京的最后一晚,去了能俯瞰北京的“中央电视塔”,看到那灯光迷离的夜景,突然也就有很多感触。 大概我真是一个很矫情又爱想挺多东西的人,动不动就思考一下人生啊命运啊未来啊什么的。 有时候想得多了也就更迷茫,更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所以我说,“新的一年要勇敢、坚定又温柔”

从大三开始一直犹豫不决摇摆不定的自己,毕业后依然思前顾后犹豫逃避的自己,直到现在还是看不清楚未来的模样。不过呢,应该还是会去辞职,再回去念个书了。另外,其他还有很多想完成的事情,希望也能付诸行动,一一实现。

(一定有人要说我话唠啦好吧我也感觉有点太碎碎念了赶紧结尾吧)

现在说起十年前居然已经是2008年,那一年北京奥运会隆重举办、汶川发生大地震,还有大范围的雪灾,一切似乎历历在目。而那一年,我还在上初中。如今,“90后”这一代名词已经被媒体用得乱七八糟,遭遇中年危机开始频频脱发的佛系一代,是无奈自嘲也是真实写照。我,好像确实有点老了。

长大是需要代价的,比如今年我收不到压岁钱了(哈哈哈这也能算一条“不想过年”的原因吗?),比如父母越来越老了而我渐渐地需要肩负起家庭的很多大事,比如我要开始面对事业、婚姻、孩子等等人生大事。所以,一定要更强大才行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