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声里》
山苍苍,水汤汤,江湖襟带,阡陌相望。
北峙坎、赭,西绕钱塘,立马萧然山上。
治学毛奇龄,讨贼葛云飞,一代武德与文光。
弦歌声里,愿吾侪心存薪胆,志切渡江。
——浙江省萧山中学校歌
在写我的大学之前,想先写写我的高中。可是一开始写就陷入僵局,就和冰心曾说过的那样,“最沉默的时刻,应该是提笔之后,下笔之前”。
高中毕业整整快四年,这期间回去的次数不多,也确实不好意思说现在的萧山中学是怎么怎么样了。只能凭借我记忆的碎片,以及印象最深刻的事件,来怀念一下我的母校了。
开头引用的正是我大帝中(因为我校人自然有种傲气于是戏称“萧中”为“帝中”)的校歌,虽然我好像只在入校第一天在学生手册的封面内页上看到过,而且不太记得旋律了——因为真的没怎么放也不怎么唱啊。上了大学之后,偶然某一天才发现原来我高中的校歌也如此的有文化底蕴!
既然说到校歌了,那必然要说说 校徽 和 校服 了。我帝中有校徽吗?好像有的吧。嗯应该有的吧。是有的吧!反正就算有现在我也不知道放哪里去了。至于校服,我倒是应该还能翻出来。我们的校服一共有四套,长袖长裤的两套,短袖短裤的两套——可以说是比较丑的了,虽然我觉得之后几届有几件的配色比我们那一届的还要奇特。可是最近几年不是有中国学生校服改革吗?都走日韩风了啊! 由于我校风气相对比较自由,所以没有强制性要求每天穿校服,基本只有运动会和重要集会的时候才会要求穿。 有规定每周一穿吗?记不清了=。=
因为我是保送到我帝中的,所以在中考前的几个月就提前到高中上课了。那时候的我们被称为“新高一AB班”,分两个班,上的课是一些比之后正式入学后的课程更有趣一点的拓展课程——那时候语文老师给我们讲徐志摩的风流往事,讲民国时候的爱恨情仇,讲诗经讲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英语老师给我们上的是新概念英语,非常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还有用英文做展示什么的;理科类的老师我还真有点不记得他们以怎么样的形式激发了我们对于高中知识的兴趣了(我这种理科钝感力后来竟然没选文科也是服了)。那段时候应该是我从上学以来过得最开心的日子了吧,因为没有升学的压力,也第一次体验住校,和室友们一起愉快地玩乐,和一群人一起上晚自习、认真做题也有小声讲话,和我同桌边唱歌边听老师讲课——她是个超级豪爽又帅气的女生哦!而且长得很美!那个时候我的体重也是迄今为止最重的一段时期了。可见日子过得有多滋润和潇洒了。
突然觉得按这个节奏写下去的话可能能写成长篇文章了,所以只能言简意赅地来表示一下我对母校的感恩和对高中生活的怀念了。接下来只写关于“我的高中”而不涉及“我的高中同学”。
写几个我印象最深的吧。
食堂 我念书的时候有三个食堂,二食堂的大鸡腿非常有名。三食堂比较干净整洁,因为是新建的。一食堂的特色是晚饭会供应砂锅以及其他小吃,而且比较大,座位比较多。四食堂好像从我刚入学时就说在建了可等我毕业的时候还没有建好。
图书馆 我对帝中的图书馆的感受不深,因为那时候还很少去学校图书馆借书看,也基本不去自习。帝中图书馆不是很大,但好像也有三层?记忆中借过一本海子的诗集来看过。
田径场 是我们晨跑、开运动会、每周集会都会去的地方。当然也是我和朋友们饭后散步聊天谈心的去处之一。
香樟树 每到一年中的某个时候,校园里那条最宽阔的马路两旁的香樟树就会散发出独特的香味。晚自习下课从教室回寝室的路上,广播里会放一些好听的流行歌曲,如果有风的话就会听到唰唰的香樟树树叶的摇曳声音。
还有啥啊?我竟然写不下去了。
王婆小吃 哦对了,这家在我帝中对面的小吃店,一定也留在我们很多人的高中回忆中。强烈推荐里面的花生炸酱面、虾肉馄饨、牛肉粉丝和小笼包!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啊。
真的想不起来我还要写什么了,就先这样吧。也许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