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养成异闻录(五)

开始的开始 我们都是孩子 最后的最后 渴望变成天使
歌谣的歌谣 藏着童话的影子 孩子的孩子 该要飞往哪去

昨天随机听到这首《北京东路的日子》,想起第一次听说这首歌还是大一军训时有个男生上台去唱歌介绍的。一晃眼,竟已临近大学毕业。

在毕设开题答辩结束又开始新一轮的实验中,三月终于走到了尽头

头发长到可以扎起半丸子头了,再不久就能扎起马尾辫了吧。不过这也是个尴尬期,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就发现头发和前一晚睡觉时候的发型不一样,出门前纠结要不要把头发扎起来,其实扎起来更清爽但也需要时间适应新形象。改变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需要勇气迈出第一步以及接受它所带来的后果。 还好最近的天气还不怎么热,所以头发长到脖子处了,遮住耳朵也不觉得热。非常喜欢春风拂过时候的感觉,飘到脸上的胡乱飞舞的黑发让人感到很自在。

穿着粉红色连帽卫衣和牛仔背带裤走过樱花树下,看到穿着硕士服的毕业生们正在拍照留念,毕业的离愁别绪突然又重新酝酿起来。随风飘落的樱花,让人想起不久前三刷了的《秒速五厘米》,里面明里对贵树讲说,「来年も一緒に桜見れるといいね」(明年也能一起看樱花就好了)。现在说了再见的人不知道是否还有机会再见。

朋友们有考研成功的也有运气不好失利的,有拿到心仪的offer选择晒和不晒的。每个人应该都做好了自己的选择。很多时候,迷茫一点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作出决定后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迷茫或许意味着对现状不满,想要做出改变,想要逃离当下的处境,找到一个新的自己。于是,尽可能多地去尝试不一样的事情,找到自己热爱的点在哪里。

有时候听到office或者lab里有人抱怨,可是眼下的生活都是自己的选择不是吗。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就像是对自己本科毕业的交代。做完实验的时候会想啊又为人类健康做出了一点微薄的贡献,但还是觉得征途该是星辰大海才对。C同学从这学期开学做到上周刚结束的实验因为对照组出了问题,大概是要重做了。整整一个月的实验哦。某师姐也因为重复不出来预实验的结果反反复复做了好几批次的实验。今天更是凑巧地碰到了课题组延毕了蛮久的博士大师哥,不知道他的毕业论文怎么样了,工作找好了吗。三十几岁了还住在学校里可能还需要父母养着不知道他心里什么感受。

找工作的时候有人问起为什么不读研了,或者是为什么当初没有转专业之类的问题。可能是叛逆期来得有点晚,所以大学期间变得自我而随性,更多时候听从内心的声音而不是循规蹈矩。不读研可能只是暂时性的。当初没有转专业的原因相对比较复杂,熬到现在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因为其实明知道自己不擅长理工科却还要逞能去看看自己的局限性到底在哪——虽然并没有觉得自己的逻辑能力在专业知识学习上有多大的提高,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算是培养和提高了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以及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敢于去接触那些以前觉得一辈子都不可能碰的生物。

所以,人生呐,真是不可预料。高中时信誓旦旦说这辈子都不要再学化学了,命运却仿佛开玩笑地让自己整个大学都在和化学试剂打交道。学药物化学背一百多个化学式化学结构的时候真的就想快让我解脱吧,让我去背离骚吧。当初的怯懦和轻狂正是导致如今备受劫难的主要原因——所以说自食苦果也没什么不对。只是吸取教训,不想之后的人生也在痛苦和挣扎中度过。 疼痛无法避免,磨难却可以选择。

之前和一个学妹聊起来对于未来的迷茫,发现有类似的困惑。就是她很确定自己不适合不喜欢也不擅长现在这条路,但不确定不走这条路的话该往哪一个方向走呢。有太多选择有时候也不是好事,看起来是无限但实际上又是空集。因为再选一条其他的路走的话,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喜欢做的事,适合做的事,擅长做的事,社会认可且回报率高的事。这些选项里总该有一个是将来从事的工作所具备的条件吧。如果把梦想变成现实可能不是那么美好,如果把爱好当成工作也会失去兴趣——可是还是应该努力和自己喜欢的至少是可调节心态范围内的事情在一起吧。想不清楚的时候就多去尝试做做看,尽全力之后发现依然做不好或者没办法让自己开心起来的话那就放弃吧。

人不是树,该挪的时候还得挪。